【绘本课件当我害怕时】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可能是黑夜中的声音、陌生的环境、或者一次失败的经历。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和处理的。
“当我害怕时”是一本充满温情与力量的绘本,它用简单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绪,理解害怕的来源,并学会如何应对恐惧。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孩子们可以看到:害怕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它。
一、绘本内容简介
《当我害怕时》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面对新环境时的内心挣扎。他第一次去学校参加集体活动,看到很多陌生的小朋友,心里充满了不安和紧张。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融入这个新集体,甚至想要躲起来。
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慢慢尝试着迈出第一步,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分享零食、互相帮助。慢慢地,他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善良的,害怕的感觉也一点点被温暖和快乐取代。
二、教学目标
1. 情感认知: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害怕”这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情绪。
2. 情绪管理:引导孩子学习面对恐惧的方法,如深呼吸、寻求帮助、积极沟通等。
3. 社交能力:通过绘本中的互动场景,提升孩子的社交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心理成长:培养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增强自信心和适应力。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情绪卡片游戏
准备一些代表不同情绪的卡片(如开心、生气、害怕、难过等),让孩子轮流抽取一张卡片,并模仿卡片上的表情或说出自己曾经有过类似情绪的经历。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孩子讨论:“当你感到害怕时,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情景模拟
设置几个常见的“害怕”情境,如“一个人在家”、“不敢举手发言”、“怕黑”等,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尝试用绘本中提到的方法来应对。
活动三:画出我的害怕
让每个孩子画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并在旁边写下或说出为什么害怕,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延伸阅读推荐
- 《我的情绪小怪兽》——通过颜色和图形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 《菲菲生气了》——讲述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 《彩虹色的花》——传递温暖与希望的力量
五、结语
“当我害怕时”不仅仅是一个绘本的名字,更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真实课题。通过这样的课程,我们不仅是在教孩子读书,更是在教他们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害怕的瞬间,迎接更加自信和勇敢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