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原文翻译】《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悲剧作品,最早见于《左传》,后经元代纪君祥改编为杂剧,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该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赵盾家族因权臣屠岸贾的陷害而遭灭门,唯有一名婴儿幸存,最终在忠臣与义士的保护下长大,复仇雪恨的故事。
以下为《赵氏孤儿》原文的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节选:
> 赵盾之子赵朔,为晋景公时大夫。其妻庄姬,乃晋成公之女。时有屠岸贾者,为晋之宠臣,与赵氏有隙。遂诬赵朔谋反,杀之,灭其族。惟赵朔之妻庄姬,怀妊,匿于宫中,生一男,名曰赵氏孤儿。
翻译:
赵盾的儿子赵朔,在晋景公时期担任大夫。他的妻子庄姬,是晋成公的女儿。当时有个叫屠岸贾的人,是晋国的宠臣,与赵家有仇怨。他诬陷赵朔谋反,将其杀害,并灭了赵家满门。只有赵朔的妻子庄姬怀孕,藏在宫中,生下一个男孩,名叫赵氏孤儿。
原文节选:
> 公孙杵臼,贤士也,闻赵氏之难,谓程婴曰:“吾与汝共立此孤,以报赵氏之恩。”程婴曰:“吾闻赵氏之子,天下莫不欲得之。今若藏之,则必为屠岸贾所知,吾恐不能保其命也。”
翻译:
公孙杵臼是一位贤德之士,听说赵家遭遇不幸,便对程婴说:“我和你一起抚养这个孩子,来报答赵家的恩情。”程婴回答说:“我听说赵家的孩子,天下人都想得到他。如果现在把他藏起来,一定会被屠岸贾发现,恐怕无法保全他的性命。”
原文节选:
> 于是程婴乃与公孙杵臼计议,以己之子代赵氏孤儿,而托之于山中。公孙杵臼乃负其子,入山中,藏之。屠岸贾闻之,怒,杀公孙杵臼及其子,而不知赵氏孤儿所在。
翻译:
于是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用程婴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将他托付给山中的隐士。公孙杵臼带着自己的儿子,躲进山中,藏了起来。屠岸贾得知后非常愤怒,杀了公孙杵臼和他的儿子,却不知道赵氏孤儿的下落。
原文节选:
>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长成,程婴告之以实,遂与其共谋复仇。终诛屠岸贾,复赵氏之业。
翻译: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长大了,程婴告诉他真相,于是两人共同谋划复仇。最终杀死了屠岸贾,恢复了赵家的基业。
结语:
《赵氏孤儿》不仅是一部历史故事,更是一部充满忠义、牺牲与复仇的悲壮史诗。它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忠诚与正义的力量,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善恶对立。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文化,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德意义。
---
如需进一步了解《赵氏孤儿》的完整版本或相关研究资料,可参考《左传》及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