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乡村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一、原文再现
>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趁梨花。
> 多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斜。
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词中“陌上柔桑破嫩芽”一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答: 春季。
解析: “柔桑破嫩芽”是春天桑树发芽的景象,说明时节为初春。
2. “东邻蚕种已生些”中的“蚕种”指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蚕种”指养蚕的幼虫或蚕卵。
解析: 这句表现了农家在春天开始养蚕,显示出生活的忙碌与希望,也反映出春天的生机。
3. 词中“平冈细草鸣黄犊”和“斜日寒林点暮鸦”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 拟人、对仗、视觉与听觉结合。
解析: “鸣黄犊”赋予牛以声音,“点暮鸦”则用“点”字形象地描绘出乌鸦栖息的状态,增强画面感。
4. “青旗沽酒趁梨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闲适、悠然的心境。
解析: 在梨花盛开之时,买酒饮酒,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5. 结尾两句“多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斜”有何深意?
答: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解析: 柳树依旧如旧,烟雾缭绕,象征着时间虽逝,但美景依旧,也暗含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三、诗词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虽然篇幅不长,却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生动的描写赢得了后人的喜爱。全词通过对春日乡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淡淡的惆怅。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结构清晰,意境优美。语言质朴,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尤其是“山远近,路横斜”一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山乡小径的画卷,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结尾两句“多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斜”,更是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柳树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而此处的“依旧烟笼十里斜”,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恒久,使整首词在欢快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情感层次。
四、总结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美感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深情。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在豪放之外,也有其细腻温柔的一面,展现出他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