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橡皮泥公开课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小手,捏捏乐》
二、活动班级:
小班(3-4岁)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
四、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让幼儿认识橡皮泥的质地和颜色,初步了解橡皮泥的基本玩法。
2. 技能目标: 通过揉、捏、搓等动作,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每人一份)
- 小盘子或塑料盒
- 教师示范用的橡皮泥作品(如小动物、花朵等)
- 轻音乐背景音效(可选)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今天我们要和一种神奇的小东西做朋友,它软软的、香香的,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你们猜是什么?”
(等待幼儿回答后,出示橡皮泥并展示)
“对啦!就是橡皮泥!我们一起玩一玩吧!”
2. 教师示范(5分钟)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简单的操作,如:
- 揉一揉:把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
- 捏一捏:用手掌压扁,变成饼状;
- 压一压:用手指在上面按出小坑;
- 拧一拧:把橡皮泥扭成小绳子。
3. 幼儿操作(15分钟)
- 教师分发橡皮泥给每位幼儿,鼓励他们自由探索。
- 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捏法,并观察他们的表现。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4. 展示与分享(5分钟)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描述自己捏的是什么。
教师给予积极反馈:“你捏得真棒!像一个小苹果!”“这个是小兔子吗?真可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和橡皮泥做了好朋友,学会了揉、捏、搓,还做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品。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七、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橡皮泥,鼓励幼儿进行更丰富的造型创作。
- 可结合主题课程,如“春天来了”,让幼儿用橡皮泥制作花朵、小树等。
八、注意事项:
- 确保橡皮泥为无毒、环保材质,适合幼儿使用。
-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室整洁,避免橡皮泥误入口鼻。
- 鼓励幼儿独立操作,教师适时引导,不代替孩子完成。
九、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较高,大部分能主动尝试各种捏塑方法。个别幼儿在操作时较为紧张,需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今后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