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棚房及rdquo及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不断深化,“大棚房”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影响耕地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秩序的重要隐患。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规范农村土地使用管理的相关政策,我单位高度重视“大棚房”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排查整治行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部署
“大棚房”通常指以农业设施名义建设的非农用途建筑,如住宅、商铺、仓库等,严重违反了耕地保护政策,破坏了农业用地的合法使用秩序。为此,上级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大棚房”乱象。
我单位积极响应,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辖区内所有农业设施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1. 全面排查,精准识别
通过实地走访、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对辖区内所有农业大棚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建设、改变用途等情况。共排查农业设施XX处,发现疑似“大棚房”问题点XX个,均已建立整改清单。
2. 分类处置,依法整治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类处理、依法依规”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棚房”整治的意义和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度。同时,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凝聚共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 健全机制,长效监管
在完成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防止问题反弹。同时,加强对农业设施使用的动态监管,确保其真正用于农业生产,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尽管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存在抵触情绪;二是个别地区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的现象;三是后续监管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防止“大棚房”问题死灰复燃。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配合度。
2. 强化日常巡查和动态监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4. 对已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治效果落到实处。
总之,通过本次“大棚房”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使用秩序,维护了耕地保护红线,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单位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整治成果长期有效,助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