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增强识别和应对诈骗的能力,各地纷纷开展“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活动,旨在普及相关知识,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
本题库涵盖2023年常见的网络电信诈骗类型、识别技巧、应对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适用于各类知识竞赛、单位培训及个人学习参考。以下为部分精选题目与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防诈知识。
一、单选题
1. 下列哪种行为最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诱因?
A. 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B. 定期更换密码
C. 使用正规软件平台
D.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A
2. 接到自称“公安机关”的电话,要求你转账以“解冻账户”,正确的做法是?
A. 立即按对方指示操作
B. 挂断并拨打110核实
C. 向对方提供验证码
D. 告诉家人帮忙处理
答案:B
3. 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
A. 冒充亲友借钱
B. 网络兼职诈骗
C. 正规银行贷款申请
D. 网络钓鱼
答案:C
4. 收到短信称“您的快递被扣留,请点击链接处理”,应如何应对?
A. 点击链接查看
B. 直接联系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确认
C. 回复短信询问详情
D. 将链接转发给朋友
答案:B
5. 如果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被盗用,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报警并挂失银行卡
B. 继续正常使用
C. 向朋友借钱应急
D. 不予理会
答案:A
二、多选题
1. 以下哪些行为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A. 在不明网站填写真实身份信息
B. 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
C. 使用手机自带的隐私保护功能
D. 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家庭住址
答案:A、B、D
2. 遇到网络诈骗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A. 立即报警
B. 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C. 通知亲友避免受骗
D. 自行解决不声张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 只要不点击陌生链接就不会被骗。
答案:错误
2. 所有“中奖”短信都是诈骗。
答案:正确
3.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转账。
答案:正确
4. 在正规平台购物不会遭遇诈骗。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什么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答: 这类诈骗通常由骗子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及案件,要求其配合调查并转账至所谓“安全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2. 如何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答: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点击链接;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安装正规安全软件;及时报警并保存证据。
结语
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增强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希望通过本题库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更多实用的防诈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温馨提示:如遇可疑情况,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咨询当地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