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咏怀古迹(middot及其五》赏析)】《咏怀古迹·其五》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中的第五首,全诗借古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这首诗虽篇幅不长,却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体现。
全诗如下: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秋。
三分割据非雄才,
孤忠一片在荆州。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题材,通过回顾这位历史人物的功绩与悲剧命运,寄托了诗人对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诸葛大名垂宇宙”,点明诸葛亮的声名远播,影响深远,表现出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次句“宗臣遗像肃清秋”,则描绘了诸葛亮的遗像在肃杀的秋日中显得庄严肃穆,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第三句“三分割据非雄才”,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指出诸葛亮虽有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之功,但天下三分并非他的雄才大略所能改变,暗示历史的局限性。第四句“孤忠一片在荆州”,则强调了诸葛亮一生忠诚于蜀汉,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改初心。
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诸葛亮北伐未成而英年早逝的悲剧,也引发了无数后人对他的惋惜与同情。杜甫借此表达自己对理想无法实现、抱负难以施展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它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杜甫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与哀悼,间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咏怀古迹·其五》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文学价值高,更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对忠诚的赞美、对理想的追求、对命运的无奈。这些主题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