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经典练习题精心整理】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一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在考试中占据较大比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本文精选了一些经典的一次函数练习题,并附有详细解析,帮助大家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 y = kx + b $$
其中,$ k $ 是斜率,$ b $ 是截距。当 $ k \neq 0 $ 时,该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或某一点的一条直线。
- k > 0:函数图像从左向右上升;
- k < 0:函数图像从左向右下降;
- b = 0:函数图像经过原点,称为正比例函数。
二、典型练习题及解析
题目1: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2, 5) 和 (-1, -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解析:
设该函数为 $ y = kx + b $。
将点 (2, 5) 和 (-1, -1) 代入得:
$$
\begin{cases}
5 = 2k + b \\
-1 = -k + b
\end{cases}
$$
用代数法解这个方程组:
由第二个方程得:$ b = -1 + k $
代入第一个方程:
$$
5 = 2k + (-1 + k) \Rightarrow 5 = 3k - 1 \Rightarrow 3k = 6 \Rightarrow k = 2
$$
再代入得:$ b = -1 + 2 = 1 $
所以,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 y = 2x + 1 $$
题目2:
已知一次函数 $ y = (m - 2)x + 3 $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说明其斜率为正(即 $ m - 2 > 0 $),且截距为负(即 $ 3 < 0 $)。
但显然 $ 3 > 0 $,这与题目条件矛盾。因此,本题可能存在表述问题。
如果题目是“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说明斜率为负($ m - 2 < 0 $),截距为正($ 3 > 0 $)。此时:
$$
m - 2 < 0 \Rightarrow m < 2
$$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
$$ m < 2 $$
题目3:
若一次函数 $ y = (a - 1)x + a $ 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说明图像要么是一条水平线(斜率为 0),要么是上升趋势(斜率为正),并且截距非正。
- 若 $ a - 1 = 0 \Rightarrow a = 1 $,则函数为 $ y = 1 $,是一条水平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 若 $ a - 1 > 0 \Rightarrow a > 1 $,则斜率为正,若截距 $ a \leq 0 $,则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
综上,要满足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需满足:
$$
a \geq 1 \quad \text{且} \quad a \leq 0
$$
显然,这两个条件无法同时满足。因此,只有当 $ a = 1 $ 时成立。
所以,a 的取值为:
$$ a = 1 $$
三、总结
通过以上几道经典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图像特征以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表达式,是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注重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取得理想成绩。
如需更多练习题或讲解,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