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血压监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高血压”这个词。但你知道吗?高血压并不总是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有时只表现为舒张压升高,这种情况被称为“单纯性舒张压高”。虽然它不像收缩压升高那样引起广泛关注,但同样不容忽视。
一、什么是单纯性舒张压高?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 < 120 mmHg,舒张压 < 80 mmHg。当舒张压持续高于90 mmHg,而收缩压仍在正常范围内或略高时,就属于单纯性舒张压高。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二、单纯性舒张压高的常见原因
1. 血管弹性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血管壁可能变得僵硬,导致舒张压升高。
2. 肾脏功能异常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如果肾功能受损,体内水钠潴留增加,容易引发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
3. 交感神经兴奋
焦虑、紧张、熬夜、过度劳累等都会使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压上升。
4.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肥胖人群往往伴随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血管功能,造成舒张压升高。
5. 饮食结构不合理
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尤其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
6.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单纯性舒张压高的情况。
三、单纯性舒张压高的危害
虽然单纯性舒张压高看起来不如收缩压高危险,但它仍然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长期舒张压偏高可能导致:
- 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肌肥厚;
- 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 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四、如何治疗单纯性舒张压高?
1. 生活方式调整
这是控制单纯性舒张压高的基础手段,包括:
-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
- 保持合理体重:BMI控制在18.5~24之间;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影响血管功能;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作息。
2. 心理调节
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升高血压。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3. 药物治疗(必要时)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舒张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
-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适用于舒张压高且伴有血管紧张的情况;
-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降低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型患者。
> 注意: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五、定期监测与早期干预
对于单纯性舒张压高的人群,建议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一旦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尽早就医,避免发展为真正的高血压。
结语
单纯性舒张压高虽然看似“轻微”,但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小觑。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关注血压,从了解开始,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