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如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的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描绘了农民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仍在辛勤纺织的生活场景。通过“昼”与“夜”的对比,突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连续性。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进一步强调了农家子弟从小便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情景,体现了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将视角转向儿童,说明这些孩子尚不懂得如何参与耕种和纺织等繁重的工作。最后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则表现了孩子们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模仿大人开始学习简单的农事活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生活画卷。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而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以及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儿童天真无邪行为的描写,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人们依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并适应环境。
总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奋斗着,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这种和谐共处的画面至今仍能引发现代读者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