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北伐中原,决定夺取战略要地——街亭。街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汉中的必经之路。如果蜀军能够占据街亭,就能有效阻挡魏军的进攻,为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性,于是派出了自己非常信任的大将马谡去镇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才华横溢,深得诸葛亮赏识。然而,马谡性格高傲自负,缺乏实战经验。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谨慎布防,坚守街亭,不可轻举妄动。
马谡表面上点头答应,实际上却自作聪明,认为凭自己的智谋足以应付一切。他不顾地形和兵力的实际状况,将营寨扎在了远离水源的山顶上,以为这样可以俯瞰全局,居高临下地控制战场。然而,这种部署却忽视了后勤保障和水源供应的重要性。
魏国大将张郃得知蜀军的布防情况后,迅速调整战术,切断了蜀军的水源,并派遣轻骑兵骚扰蜀军,使其陷入混乱。马谡见状慌了手脚,几次试图突围均告失败。最终,蜀军士气低落,军心动摇,被魏军击溃。
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回成都后,震惊了整个蜀汉朝廷。诸葛亮痛心疾首,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以严明军纪。同时,他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用人失误,主动向后主刘禅上表请罪,请求降职三级,继续主持北伐事务。
《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也必须脚踏实地,尊重客观规律,切勿轻视对手,否则就会付出惨重代价。这一事件也成为历史上关于骄傲自满导致失败的经典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