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逐句解析: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
- 昼出耘田:白天在田野里除草、耕作。“耘田”指的就是农事活动中的除草工作,这是农民维持庄稼生长的重要环节。
- 夜绩麻:夜晚还在家中搓麻线。“绩麻”是一种将麻纤维搓成线的过程,是古代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这句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的不同劳作场景,展现了农民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 这一句描述了村子里的孩子们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参与到各种家务或生产活动中去。“各当家”体现了农村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孩子们从小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的传统。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
- “童孙”指的是年纪尚小的孙子辈。“未解”表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参与具体的农业生产如耕田、织布等活动。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农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
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
- 即使年纪尚幼不懂得具体农活的孩子们,也会模仿大人,在桑树荫下学习种植瓜果。“傍”字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跟随长辈学习的样子;而“学种瓜”则暗示着这些孩子正在逐步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技能,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做准备。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四季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日常劳作的情景。它不仅展示了农村社会和谐有序的家庭分工模式,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便辛苦忙碌,人们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并且愿意为了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种朴实无华却又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