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冯骥才:花脸

2025-07-29 05:29:47

问题描述:

冯骥才:花脸,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05:29:47

冯骥才:花脸】在众多作家中,冯骥才的名字总是与“民间文化”、“民俗风情”紧密相连。他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文化的守护者和记录者。他的作品常常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故事。而《花脸》这篇散文,正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花脸》并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篇充满童趣与温情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孩子在年幼时对“花脸”的痴迷与向往。这里的“花脸”,指的是中国传统戏曲中那些色彩斑斓、形象鲜明的脸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花脸不仅是戏剧中的角色,更是童年记忆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冯骥才用朴实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年代的春节氛围中。那时候的年味儿浓,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而“花脸”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礼物”。他描述了自己如何渴望拥有一张真正的花脸,甚至为了得到它,不惜偷偷地去邻居家借来一张,然后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戴着它去拜年,惹得街坊邻居纷纷驻足观看。

文章中,冯骥才不仅写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也通过对“花脸”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他告诉我们,花脸不仅仅是脸谱,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每一张花脸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种精神。

《花脸》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人性的温度。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童年的小故事,更是一段关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像“花脸”这样的传统艺术正逐渐被遗忘,而冯骥才通过这篇文章,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文化符号。

读完《花脸》,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曾经熟悉却又渐渐远去的节日习俗。冯骥才用他的文字,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怀念。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深植于生活中的点滴与记忆。

在冯骥才的笔下,“花脸”不再是简单的脸谱,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丢掉那些属于我们的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