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复习自测题中考复习】《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该书以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知识和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主人公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进行探险的奇妙旅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海底两万里》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篇目,更是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与名著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作者: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作品背景: 《海底两万里》于1870年首次出版,属于“海洋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主要 小说讲述的是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因追捕一只被误认为“海怪”的巨型独角鲸,而意外登上了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随后跟随神秘的尼摩船长展开了一次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的惊险海底之旅。
二、主要人物介绍
| 人物 | 角色 | 特点 |
|------|------|------|
| 阿龙纳斯(Professor Aronnax) | 生物学家 | 理性、好奇、热爱科学 |
| 康塞尔(Conseil) | 阿龙纳斯的仆人 | 忠诚、冷静、细致 |
| 尼德·兰(Ned Land) | 捕鲸手 | 勇敢、直率、富有冒险精神 |
| 尼摩船长(Captain Nemo) | “鹦鹉螺号”船长 | 神秘、博学、有强烈的反压迫意识 |
三、情节梳理
1. 发现“海怪”:海军派出船只追踪传说中的“海怪”,最终发现它是一艘先进的潜艇。
2. 被俘上潜艇:三人被俘并成为“鹦鹉螺号”的乘客,被迫与尼摩船长一同航行。
3. 海底奇观:他们见证了海底森林、珊瑚墓地、海底平原、海底火山等壮观景象。
4. 遭遇危险:在南极冰层被困、遭遇巨型章鱼袭击等事件中,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斗争。
5. 结局:最后三人成功逃脱,但“鹦鹉螺号”与尼摩船长的命运成谜。
四、主题思想
- 探索与科学精神:小说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尊重。
-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海底世界的描写,反映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 反抗与正义:尼摩船长的反殖民、反压迫思想,体现了对不公社会的批判。
- 友情与忠诚:阿龙纳斯与康塞尔、尼德·兰之间的友谊,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五、中考常考知识点
1. 作者及国籍
- 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
2. 作品体裁
- 科幻小说、冒险小说。
3.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 尼摩船长:神秘、智慧、具有反抗精神。
4. 情节关键事件
- 在南极冰层被困、与巨型章鱼搏斗、海底森林探险等。
5. 象征意义
- “鹦鹉螺号”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科技的力量。
6. 主题分析
- 探索精神、科学幻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六、自测练习题(附答案)
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A. 莫泊桑
B. 儒勒·凡尔纳
C. 雨果
D. 巴尔扎克
答案:B
2. 尼摩船长的潜艇叫什么名字?
A. 鲨鱼号
B. 鹦鹉螺号
C. 海豚号
D. 鲸鱼号
答案:B
3. 下列哪位不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主要人物?
A. 阿龙纳斯
B. 尼德·兰
C. 马克·吐温
D. 康塞尔
答案:C
4. 尼摩船长的国籍是?
A. 法国
B. 英国
C. 印度
D. 不明
答案:D
5. 小说中,主角们在海底看到了哪些奇观?
A. 珊瑚墓地
B. 海底火山
C. 海底森林
D. 以上都是
答案:D
七、复习建议
1. 精读文本:熟悉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掌握关键事件。
2. 积累名言:如“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探索”等。
3. 理解主题:结合现实,思考科学与人文、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4. 多做真题:通过历年中考真题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海底两万里》不仅是一部充满幻想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深入阅读与复习,不仅能提升语文素养,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人文情怀。希望同学们在中考复习中认真对待这部经典,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