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虽有嘉肴》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6页)-

2025-07-26 16:02:12

问题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虽有嘉肴》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6页)-,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16:02:12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虽有嘉肴》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6页)-】一、基础知识梳理

1. 文体与出处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学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论述教育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文章通过类比手法,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 重点字词解释

- 嘉肴:美味的菜肴。

- 弗食:不吃。

- 不知其旨也:不知道它的美味。

- 教然后知困: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上的困难。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反省自己。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自己的困惑,才能自我勉励。

- 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促进。

3. 句子翻译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二、阅读理解训练

1. 文章开头以“嘉肴”作比,有什么作用?

答:用“嘉肴”比喻知识或道理,说明只有亲自实践(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深意,引出后文对学习与教学关系的探讨。

2. “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教学相长”指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文中,它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理解。

答: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而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盲点。这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谦逊态度,同时也要勇于分享和传授知识,在交流中提升自己。

三、综合运用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D. 教学相长,此之谓也。

答案:A

解析:“旨”在这里应理解为“滋味”,而非“主旨”。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参考答案:

(1)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

(2)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反省自己。

四、拓展延伸

1. 《虽有嘉肴》与《论语》中的哪些观点有相似之处?

答: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持续学习的必要性。

2.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看法。

答: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也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思考与探索的主体。只有在互动中,双方都能获得成长与提升,这种双向促进的学习方式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五、答案解析

1.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翻译与理解能力。

3.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总结与建议

《虽有嘉肴》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考生应注重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建议在复习时多做类似题目,增强语感和理解力,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