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说课:曹冲称象】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中,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今天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曹冲称象》,这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经典文本,蕴含着智慧与创新的精神,非常适合用于大班幼儿的语言教育。
《曹冲称象》讲述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冲,在面对如何称量大象重量这一难题时,没有采用传统的直接称重方法,而是通过巧妙地利用浮力原理,将大象引入船中,再通过测量船下沉的深度来计算大象的重量。这个故事不仅富有启发性,还能够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本次说课设计中,我将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情境导入、故事讲述、互动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其中的智慧,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要称一头大象,该怎么称呢?”让幼儿们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接着,我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配合简单的图片或动画,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和注意力。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曹冲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思考“如果你是曹冲,你会怎么做?”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发散和语言表达。
随后,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如用小船和石头模拟“称象”的过程,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浮力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让幼儿在玩中学,还能加深他们对故事中科学原理的理解。
最后,我会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图画或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聪明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曹冲称象》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是一堂充满智慧与启发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智慧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