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小雨》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大雨小雨》
二、活动对象:小班幼儿(3-4岁)
三、活动时间:约25分钟
四、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中“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与音量,初步建立强弱对比的听觉感知。
2. 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特点,增强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一段包含“大雨”和“小雨”音效的轻快背景音乐(可选用《大雨小雨》儿歌或自编节奏音乐)。
2. 教具材料:手鼓、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若干。
3.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设置“下雨”主题的装饰,如纸做的雨滴、雨伞等,营造氛围。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3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去听一场特别的雨,有大大的雨点,也有小小的雨点。你们想不想和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呢?”
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聆听音乐中的声音变化,教师用语言描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如:“哗啦哗啦是大雨,滴答滴答是小雨。”
(二)探索与模仿(8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 “大雨”时,可以跳起来、挥动手臂、跺脚,表现出强烈的节奏;
- “小雨”时,可以轻轻拍手、转圈、点头,表现出柔和的节奏。
2. 分组进行模仿练习,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意,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三)音乐游戏环节(10分钟)
1.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介绍每种乐器代表的“雨”声:
- 手鼓代表“大雨”,声音响亮;
- 沙锤代表“小雨”,声音轻柔。
2. 幼儿分组轮流使用乐器,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玩,如:“大雨哗啦啦,小雨滴滴答,大家一起唱,快乐又活泼。”
(四)结束环节(4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听了什么声音?你是怎么表现大雨和小雨的?”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3.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伸展四肢,结束愉快的音乐之旅。
七、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雨滴贴纸、雨伞玩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雨”的主题。
2.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听雨声、看雨景,增强亲子互动。
八、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音乐为载体,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丰富音乐素材,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综合音乐素养。
九、附:音乐建议
可选用《大雨小雨》儿歌,也可自编简单节奏型,如:
- 大雨:咚咚 咚咚(用手拍腿)
- 小雨:哒哒 达达(用手拍手)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音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