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7-24 02:18:55

问题描述: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02:18:55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夜的美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中较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白话翻译:

青山隐约,江水悠长,

秋意已深,江南的草木却依然青翠。

在那二十四桥的明月之夜,

你可还在哪里听人吹箫?

赏析: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通过对江南秋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深切怀念。

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出一幅朦胧而悠远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隐隐”与“迢迢”两个词,既写出了山的轮廓若隐若现,也暗示了距离的遥远,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点明时节已是深秋,但江南的草木依然葱郁,没有凋零。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着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与留恋。同时,“草未凋”也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第三、四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明月之夜更添几分诗意。而“玉人”一词,既可以理解为韩绰本人,也可以泛指美好的人或事物。诗人通过这一问句,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仿佛在问:在这美丽的月夜,你在何处?是否也在欣赏这美景?是否也在思念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情寄托。杜牧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结语: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江南风物的眷恋。读此诗,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江南秋夜,耳边传来若有若无的箫声,心中涌起无限思绪。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