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22《狐狸分奶酪》教学实录(3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学习通过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课堂互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故事中狐狸的狡猾和两只小熊的善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体会狐狸的狡猾和小熊的憨厚。
- 难点:
- 理解狐狸如何利用语言技巧“公平”地分配奶酪,从而揭示其虚伪的本质。
- 引导学生思考“公平”与“智慧”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录音设备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了解故事大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一只狐狸和两只小熊”,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狐狸分奶酪》。”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语调。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意思。
-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
-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
- 分组比赛认读,巩固记忆。
- 通过造句练习,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4.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分段朗读,逐段分析内容。
- 提问引导:
- 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
- 狐狸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说它很聪明?
- 小熊们有没有看穿狐狸的把戏?
-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看法。
5. 角色扮演,体验情感(10分钟)
-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狐狸、小熊A和小熊B。
-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评价。
-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升学生表现力。
6.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狐狸的狡猾与小熊的天真。
-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狐狸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公平”和“智慧”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段话,描述你心目中的“公平”是什么样子的。
3. 和家长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听听他们的想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在理解课文寓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背后的道理。同时,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值得继续保持。
---
(全文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