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壁虎借尾巴》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复述简单的故事内容。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括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等角色)
- 动物尾巴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 小壁虎头饰若干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壁虎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壁虎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小壁虎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壁虎的故事,名字叫《小壁虎借尾巴》。”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配合图片或PPT展示。
故事内容简要如下: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去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但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最后小壁虎自己长出了新的尾巴。
3. 互动讨论(7分钟)
- 提问引导: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小鱼、老牛、燕子有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为什么?”
“你认为小壁虎最后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进行情景表演。
其他幼儿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5.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尾巴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它们的用途。
如:
- 小鱼的尾巴用来游泳
- 燕子的尾巴用来平衡飞行
- 老牛的尾巴用来驱赶蚊虫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更多动物尾巴的秘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和讨论,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六、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动物的科普视频,或者带孩子去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中班幼儿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互动形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