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小兔子找太阳》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和作用。
2. 语言目标:能够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并复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小兔子、太阳、月亮、灯笼等形象)
- 小兔子头饰若干
- 太阳、月亮、灯笼等道具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天早上是谁把我们叫醒的吗?”
引导幼儿回答“太阳”。接着出示太阳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太阳的样子。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看看它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
“有一天,小兔子醒来后发现天还黑黑的,它想:‘太阳在哪里呢?’于是它蹦蹦跳跳地出门去找太阳。它先遇到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东西,以为是太阳,结果是灯笼;接着又看到了一个亮亮的、挂在天空中的东西,以为是太阳,结果是月亮。最后,小兔子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太阳,阳光照在它身上,暖洋洋的,它开心地笑了。”
3. 互动讨论(8分钟)
- 教师提问:“小兔子一开始找到的是什么?它是不是太阳?”
- “后来它又找到了什么?为什么不是太阳?”
- “最后小兔子是怎么找到太阳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幼儿说出太阳的颜色、形状以及带来的温暖。
4. 情景表演(7分钟)
请几位幼儿戴上小兔子头饰,扮演小兔子寻找太阳的过程。其他幼儿可以模仿太阳、月亮、灯笼等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教师在一旁指导动作和语言。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太阳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小兔子通过努力找到了太阳,我们也应该像它一样,勇敢地去探索世界。”
四、活动延伸:
- 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 在科学角投放太阳、月亮、灯光等材料,让幼儿观察比较。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早晨的太阳,分享感受。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太阳,结合情景表演和互动讨论,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理解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故事内容,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适合幼儿园教学使用。